书籍期刊必读书籍

万万没想到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荣获第十届文津图书奖、2014中国好书、2014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众多名人口碑推荐。让大脑翻墙,跳出隐藏在常识中的思维陷阱

  • 推荐理由全书二反一立:反不靠谱的常识性的思维惯性,是反常识的;反听着无害但喝起来有毒的心灵鸡汤,是反成功学的;要用“科研的格调”来理解和认识世界,需要有靠谱的判断力。
  • 作者万维钢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标签
内容目录

编辑推荐

【获奖情况】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评选的中央和国家各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2016年下半年15种推荐图书

  ★ 荣获第十届文津图书奖
  ★ 荣获“2014中国好书”
  ★ 2014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入围图书之一
  ★ 豆瓣读书2014年度盘点好书
  ★ 虎嗅网读点推荐;
  ★ 《环球人物》《南都周刊》等诸多大媒体推荐图书;
  ★ “学而时嘻之”精粹,赵南元作序,姬十三、土摩托、范致行、张明扬、李淼、郑诗亮重磅推荐。

  ★ 荣获2014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大众喜爱的50本书”

  ★ 入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路书香”工程

  ★ 首都图书馆向市民推荐优秀图书之一

  ★ 国家图书馆推荐好书70本/科普类

  ★ 荣获2016年度中国工信集团优秀出版物一等奖

【图书价值、出版意义】
  1.它是一部具有启蒙意义的好书;
  2.前言新知,醍醐灌顶,思维力大涨,严谨而不失通俗;
  3.以“理性思维审视世界”的思维方法,是时下社会需要的;
  4.将多学科糅合运用的研究方法能碰撞出新的成果,跨界研究难能可贵。

【一句话书评】
  ☆ 用一万小时培养天才·用心理学反成功学·用大数据预测未来·用实验刺探真相……
  ☆ 让大脑翻墙,跳出隐藏在常识中的思维陷阱
  ☆大量你经常接触的知识,挑战你万万没想到的认知神经。
  ☆ 全书二反一立:反不靠谱的常识性的思维惯性,是反常识的;反听着无害但喝起来有毒的心灵鸡汤,是反成功学的;要用“科研的格调”来理解和认识世界,需要有靠谱的判断力。

万万没想到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以理性思维取胜,作者糅合了大量的前沿新知,得出了自己的批判性认识。它是反不靠谱的常识性的思维惯性,是反常识的;它是反听着无害但喝起来有毒的心灵鸡汤,是反成功学的;它要用“科研的格调”来理解和认识世界,你需要有靠谱的判断力。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的内核是用理性的思维理解世界。

  作者常用有趣的实验、数据来解读感性的事物,其理工科思维涉及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等许多学科,以前沿的科学视角解读生活,为人们提供了认知的新方法。读完本书相当于精读了十几本经过筛选、再创作及通俗化处理的巨著,不仅有趣还十分有营养。

精彩书评

  ★读这本书绝不像读某些流行读物那么畅快,它需要你时不时停下来,想几步,甚至,合卷后也未必能给你增加多少谈资——或者说,作者并不热衷于提供“有趣的知识”,他致力提供的是传说中的“科学理性思维”。他的野心是让“反常识思维“变成“常识思维”。
  ——姬十三(果壳网CEO)

  ★你可以不同意这本书中的某些观点,但绝不能忽视作者所采用的,基于科学理性的思考方式,这才是这本书most有价值的地方。
  ——土摩托(媒体人,《三联生活周刊》特约撰稿,著有《土摩托看世界》)

  ★与同人于野一起寻找话题,堪称世界上most有趣的事情之一,因为很少有人能把科学新知这块天地的魅力展现得如此清晰透彻。
  ——范致行(《新知客》、麻省理工《科技创业》前主编,读首诗再睡觉创始人)

  ★这几年,我一直心甘情愿的被一个理工男“洗脑”,他就是万维钢。
  ——张明扬(《东方早报??上海书评》执行主编)

  ★同人于野即万维钢是我知道的most善于用理科思维看社会问题的人,这本书只包括了一部分他历年写的文章,多数是关于个人的,例如一万小时定律以及它的真正含义。就像他在书中所写,这是一本值得马上读第二遍的好书。
  —— 李淼(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物理学家和作家,著有《越弱越暗越美丽》)

  ★万维钢是少有的能与国外作者在视野、阅读量、写作方式与勤奋程度等方面一较高下的汉语写作者,无论对读者还是编辑来说,他都是一位理想的作者。我愿意向任何人毫无保留地推荐他的文集。
  ——郑诗亮(《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编辑、澎湃新闻思想版块编辑)

书籍目录

Part One 反常识思维

  • "反常识"思维
  • 别想说服我!
  • 真理追求者
  • 坏比好重要
  • 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
  • 一颗阴谋论的心
  • 桥段会毁了你的生活
  • 健康的经济学
  • 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

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

  •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 匹夫怎样逆袭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
  • 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
  •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 高效"冲浪"的办法
  • 笔记本就是力量
  • 用强力研读书
  •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故事
  •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
  • 夺魁者本色
  • 打游戏的三个境界
  •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

Part Three 霍金的答案

  • 亚里士多德为何不数数妻子有几颗牙
  • 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
  • 怎样用统计实验检验灵魂转世假说
  • 一个关于转世的流行病学研究
  • 摆脱童稚状态
  • 怎样才算主流科学?
  • 科研的格调
  • 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
  • 医学研究能当真吗?
  • 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

前言/序言

  我和万维钢未曾谋面,但在网上神交已久,互为读者和粉丝。在模糊的记忆中,最早似乎是通过刘夙给的链接发现了同人于野的博客,读过一篇之后便停不下来了。恰逢需要出差,灵机一动,利用一台贪便宜买来又没啥用的MP4的电子书功能,把他博客里的几十篇文章都下载到MP4里面,在动车上大饱眼福。其实旅程的无聊不算什么痛苦,毕竟有窗外的景色可看,知道有好文章却要在数日后方能有时间看,才足以令人牵肠挂肚,很不舒服。

  从前听长辈说,人到老年,看书看皮儿,看报看题儿。我原以为,大概是因为老花眼看不清小字之故。或者是来日无多,学习的性价比下降,学习欲望也就相应减退了。等到自己也到了这个年纪,就发现这两个原因固然都有,但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看东西多了就会发现,真正有价值,值得花功夫和精力认真去看的作品,少之又少。当然,对于年轻人而言,这种态度显然不对,年轻人看什么都新鲜,都未知,都长见识,不吃前两个烧饼,只吃第三个烧饼也吃不饱。不阅读很多糟粕,也没有能力发现精华。

  微博上常看到推荐书目,也没兴趣点开看都推荐了些什么书,估计不外乎一些名著。提起名著,就想起一句名言:所谓名著,就是人人都说应该看,但谁也不看的书。我也多次看到本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大作堆在书店里无人问津。如果让我来推荐的话,我不会推荐那些适合用来装X的名著,只会推荐一本书,就是这本尚未成名之著《万万没想到》。

   推荐的理由就是:这本书真的有用,而且对大多数人都有用。

  世上有用的书很多,例如各种专业书籍,你不读就进入不了这个行当,但是如果你并不想进入这个行当,专业书对你的用处就不大。而这本书就如同一部人生指南,只要想改善自己人生的人,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指导人生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其中有用的却如凤毛麟角。

   本书值得一读的理由可归结为四点:

  第一是新颖性。

正如本书的书名《万万没想到》所示,本书所介绍的知识大多是与流行说法背道而驰的,可以改变我们很多固有的错误观念。我说本书有用也基于这个理由,毕竟,阅读一大堆老生常谈而不改变原来的想法,无异于浪费时间。

  第二是科学性。

本书的新颖,绝非信口开河的标新立异,而是由严谨的科学实验得到的结论。唯此才能有力地颠覆旧观念。这也是我认为本书很靠谱的理由。

  第三是可操作性。

本书不只是价值观的指针,更是行动的指南。有很多具体建议帮助你把领悟的道理付诸实施,这是很多类似作品所难以企及的。

  第四是深刻性。

本书不仅提供了知识,更提供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判断知识是否可信的准则,即所谓"元知识"的内容。读过本书,对于今后接受和评判新知识具有指导意义。

  此外,本书的可读性也是出类拔萃的。语言生动,引人入胜,捧起书就想一气读完。这当然是好作品的基本要求,毋庸赘言。

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谈的是人性。

在文艺作品的评论中,常常可以看到说此作品深刻的刻画了人性。但是如果你想通过欣赏这些作品使你对人性有更深入或与众不同的看法,那你百分之百会失望。本书所谈的人性,都是通过认知科学的实验研究,得出我们自身的认知倾向。这些倾向并非十全十美,往往造成我们的错误认识。了解我们自身思考过程中的陷阱,可以有意识地避免很多常犯的错误,学会用理性审查直觉。

第二部分谈励志。

如今励志书也属于畅销的一类,大抵是成功人士的自传,有些甚至宣称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但是你真要想复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别人走过的路永远不会是自己能走的路。本书告诉我们励志也是有科学规律的,告诉我们如何以己之长克人之短。即使是读书一事,也有很多具体的技巧,更不用说要成为某项技艺的顶尖高手,科学的训练必不可少。至少在如何学习和训练以提升自己这方面,本书是介绍了很多实用诀窍的。

第三部分讲科学。

科学的思想方法对人大有益处,起码可以大大减少受骗上当。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缺乏科学精神会让脑袋里堆满垃圾。遗憾的是,现实中科学素养合格者在普通人群中只占不到百分之五。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也未必能使头脑中的科学精神同步增长,院士说蠢话也并不罕见。本书涉及具体的科学知识不多,但对于培养科学精神大有补益。我很希望文人们也来读一读这本书,不奢望他们会由此养成科学精神,即使能够由此了解一下"理呆们"如何想问题,也是一大收获。
  如果说本书有何不足,那就是作者还有很多精彩文章未能收录,读者只能期待下一本书了。等不及的可以杀奔同人于野的博客,先睹为快。

相关图书

输赢(上下两册) 付遥
精彩畅快的商战,深沉隐忍的爱恨,真实残酷的职场,实用的销售技能……这些全部都在小说里一一展现。
销售巨人:大订单销售训练手册(理论篇+实践篇)
SPIN彻底改变了三个销售有关的领域:销售工作本身,SPIN销售技巧和模式基本上不受产品限制,只要是目标客户知购决策时间较长,参与策人数较多,决策时销售人员不在现声测验客户采购风险比校大的产品销售,都适用SPIN。销售管理。SPIN认为,对销售人员有效和管理不是统计他们拜访管记的数字,而是在销售拜访之前反复策划销售过程,不断练习各种准备好的销售问题,由此推动销售过程。销售培训行业。SPIN向传统的专业销售技能培训发起了挑战,已经得到了世界500强企业的认可和推崇。
优势谈判 罗杰·道森
罗杰道森所写,谈判的启蒙书,里面有些思维还是值得一看的。
管理的常识
避免管理者仅凭借经验、情感和责任行事,将管理学的理论和概念用简单、易用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直接和管理行为衔接,用正确的理念指导正确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