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不了的创富课
推荐理由 《MBA教不了的创富课:我在30岁之前赚到1000万的经验谈》:创业资金是不是越多越好? “家族式管理”是不是应该坚决摒弃? 创业时锁定的客户是不是越广泛越好? 对一个企业而...
- 推荐理由如果你还不知道雕爷,那么可以百度一下。和 Mrhua 在福步写创业日记类似,雕爷最早是在天涯写帖,活跃在《职场交流》、《创业家园》等版块里,被称为天涯三大神之一,擅长营销策划和企业管理。此人熟悉各种营销管理策划,手段灵活但不离中心目标。写过的帖子经历百万网友的斟酌、研究、考验、推崇,中间也回答涯友的各种销售和创业问题。 每当有一些涯友跳出来胡吹装逼时,雕爷总是准确而不留情面地拍砖,拍得对方哑口无言,无话可说。帖子里的论战,也是很多人的一大看点,不过可惜书里就没有完全收录了。可能由于是网帖,有些言论具有些攻击性,不太合适放在书里。 作者不只是理论派论战高手,也是创业实战派。杀进电商,其创办有雕爷牛腩,阿芙精油等。Afu 精油是天猫第一精油品牌,销售过亿。众多商场卖场也有 Afu 精油的专柜。 这本书由于是出自于论坛帖,因此系统性没有那么强,知识点比较零乱,语言也颇为网络化,但是实战性非常强。对于创业,这是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
- 作者老雕
-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 标签书籍期刊 必读书籍
推荐理由

- 《MBA教不了的创富课:我在30岁之前赚到1000万的经验谈》:创业资金是不是越多越好?
- “家族式管理”是不是应该坚决摒弃?
- 创业时锁定的客户是不是越广泛越好?
- 对一个企业而言,质量、品牌、研发是不是首要的?
- 老雕的答案可能和大多数人的看法截然相反。
- 我在30岁之前赚到
- 1000万的经验谈
- 《MBA教不了的创富课:我在30岁之前赚到1000万的经验谈》源于天涯网上的“牛帖”——《自废武功:通过“做减法”赚头一个1000万》,此帖曾在天涯管理前线首尔雄踞数年,拥趸无数。
内容简介
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是每个青年人的梦想,但是当真正要开始的时候,却往往有无从着手的感觉。创业,有太多“迷思”困扰大家。
《MBA教不了的创富课:我在30岁之前赚到1000万的经验谈》凝结了作者老雕在30岁之前赚到1000万元的成功之道。语言锐利、诙谐,直达商业本质。
它告诉年轻人必须具备创业的激情,以及如下的经验:
1000万元是比较靠谱的初次创业目标;
- 打游击时,必须存着“建立根据地”的心态和嗅觉;
- 草创时宜专制,壮大后宜开明。战略上宜专制,战术上宜开明;
- 要拿着“批判的眼光”去听课、读书!否则“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真实的创富过程,琐碎、枯燥、乏味、重复……所谓“激情燃烧的岁月”,更多是事后的“加料回忆”。
作者简介
老雕,出生于1970年代中期,实业家。创办了阿芙精油、雕爷牛腩等传奇企业。30岁之前就创业成功,赚到“个1000万”,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经常变换网名,在天涯网等发表见解独到的文章。曾用网名:三段或八段、“37雕”、鲁西西的表哥、松鼠奎特等。
书籍目录
一、念力
- 创富成功始于正确的心态
- 激情一一年轻人最大的创富资本
- 目标应设定为1000万
- 善护念
- 创富为了什么?
- 择善固执
- 生命中的贵人
二、统御力
- 识人、用人与聚人
- 用人的科学
- 如何避免面试中被人欺骗?
- 预言的自我证实
- 保护团队中的反调
- 是否该找个创业伙伴?
- 合伙人的持股问题
- 开诚布公
- 谈谈“决策成本”
三、成长力
- 创富心态与企业规模
- 假如你是老板……
- 义与利
- “不相关多元化”陷阱
- 怎样用1000万撬动1个亿?
- “做减法”和“1000万”的关系
四、财务力
- 成长空间与成本控制
- 挑选什么行当?
- 减去貌似机会的“伪机会”
-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 杠杆率
- 现金流对创业者来说,永远是第一
五、前瞻力
- 价值链、产业链与核心竞争力
- 要站在月球上看地球!
- 产业链分析
- 价值链分析
- 取势、明道、优术
- 中国能诞生“江诗丹顿”吗?
- 解读“蓝海战略”
- 战略的特质
- 超越郎咸平
六、决断力
- 随机应变与战略的手艺化
- 自废武功
- 商业直觉
- ……
七、竞争力
八、洞察力
九、批判力
精彩书摘
“管理”,急需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想想看,一个具有视野高度的“领导”,需要把万般景象收罗眼底,扫一眼天下,就知道自己该干点啥!无数纷纷杂杂事务.到了一个优秀‘领导者’面前,一眼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马上挑出重点,分析出具体哪些事是“重要又紧急”,哪些“重要不紧急”,哪些‘’紧急不重要“,还有哪些”不重要不紧急“……这就是”化繁为简“的内力。而‘管理’,呢,需要把大问题拆解成小问题,把大方向分散成小细节。事实上”管理,,根本就是每天鸡毛蒜皮的抽风较劲!企业战略是大事,天天都分析吗?副总裁人选、各部门总监是大事。成天换人吗?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干“小事”,但这些小事加起来,就是运营效果,无数小事怎么一一细分,如何一一跟进,则是“化简为繁”的武功。这么说是不是大家明白一点了?你非要举个反例说,“我就是那种传说中,两种武功都具备的天才!”我也不打算反驳,我不过意思是说,有个好搭档,互相弥补一下,成功概率会高很多的!不过我估计我这么写完就发帖,肯定会招来一顿猛砖,嘿嘿,想了想,我变通一下:初创企业,很多时候所谓“领导”,就是对市场的判断,对战略的决策;所谓“管理”很多时候代表着把产品生产出来并卖掉。例如,井深大和沃兹尼亚克都是那种有技术洞察力天分的人,充满魅力,而对应的盛田昭夫和乔布斯,则管理内部细节和推销,乃一等一好手。
两个人互补的道理,我肯定是需要坚持的,无论如何,我知道的创业成功案例里,大多数是互相搭档,共同走过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