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Mrhua 的创业日记一直在福步连载更新,当初我也是认识了 Mrhua 之后才看到他的连载帖子。花了两天时间去看,今年国庆又抽空重温了一遍。
外贸这个行业可以说很早就存在着各类培训,但是也非常混乱,我一直没看到有什么强大的品牌出现。而米课的诞生和发展,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中一个优质品牌正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从最开始的 Mrhua 博客到现在各种营销渠道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甚至连深圳地铁都不放过的毒辣眼光和决断,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
米课从 Mrhua 一人书房创业身兼老板和客服的初创阶段,到如今三万多学员遍及各个省市大中小企业,万千女学员心目中的男神,这份能力的确是鹤立鸡群的。现如今,米课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团队,很多也得益于 Mrhua 的人格魅力。
选择比努力重要,这谁都知道。但睿智的选择多数来自优秀的品格。我一直相信,一个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者的战略决策、眼光和品格,而这些在 Mrhua 的身上都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当初 Mrhua 找到我一起谈项目,我几乎不用多考虑就加入成为合伙人,因为欣赏和信任。有幸参与其中,见证米课的发展,也是非常开心的事。
《MR.HUA 创业手记》完整地记录了 Mrhua 从新西兰留学开始进行的一系列创业到创办米课的过程,展现他在十年的创业历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巧,在书中他无私分享了如何一步步发现商机、优化商业思路、做差异化产品、适度营销、创新商业模式、堆高竞争壁垒等各方面的诀窍,给创业者很多启发。除此之外,书中还有若干增值内容:
(1)针对实际场景适时穿插手绘漫画;
(2)附录中收录了他针对股市与跨境电商的独特、犀利的点评;
(3)“再回首”模块,多年后再点评当年情事,更多理性思考与智慧结晶。摘录其中一部分内容,先读为快:
市场篇
任何暴力的产品最终必然趋向理性,这只是时间问题,越是成熟和充分竞争的市场,出现的机会就越少。
我们需要迅速把第一版产品上线去测试一下市场,这样如果产品有严重问题可以很好地补救,如果产品不符合市场,前期的投入也是可控的,千万不能出现那种研发了两年,一投入市场才发现没人需要的尴尬情况。
不要和生意谈恋爱,很多人会认为做一门生意应该坚持到底,不能轻易放弃。在我看来,一定要看情况,已经不具备生存空间的生意,环境已然产生了变化,盲目地坚持做下去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在创业时,我们一定要分清楚自己做的是项目还是事业,千万不能自欺欺人。
在一个市场化竞争的环境里,市场就应该犒赏优秀的模式,这一不浪费资源,二不浪费人才,三能获得共赢,这才是值得鼓励的模式,这种模式必然超过陈旧的模式。
竞争篇:
充分分析竞争对手情况是商业中必备的基础步骤,要在行业竞争中获得优势,上下游分析是极其必要的,分析的结果我一般是用来做差异化。我知道对手产品是什么属性之后,会尽量做到差异化,同质化是没有高利润的,差异化是必须走的一条路。
很多卖家认为没有必要导出网络交易中的记录,觉得自己只是做网络交易,要这些数据干什么,用户如果有需求自然会再来网上找他们的。这是绝对的误区,用户才没那份耐心和忠诚度呢。
很多公司很少会把钱投入到技术上,他们大多花钱投广告,在乎的是业绩,而不是几年后公司会成为什么样,拿什么和别人竞争。(不要在乎你现在挣多少钱,要多想想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靠什么立足,拿什么竞争。)
我每天要做很多事情,也要想很多事情,其中一件就是如何堆高壁垒。很多创业经验不丰富的人不会考虑这点,而这点是决定你公司能活多久的重要指标。
战略就和下围棋一样,你看的步骤越多,你下的棋别人越看不懂,创业比下围棋简单得多,在很多细分行业你的对手很可能就是菜鸟,你只要比他们多一步就能完胜他们。
如果你做的产品谁都可以轻易模仿,轻易宣传,那就是没壁垒,很快就会没利润。如果你有机会在早期做出成绩,一定要借这个机会堆高壁垒,这可能是更新生产设备,可能是招募更优秀的研发人员,可能是更新新的技术,这些都是堆高壁垒的手段。那些今天被淘汰的生产型企业和传统企业都是安乐死的,堆高壁垒要花钱,要投入,还要花时间,花精力,不是所有老板都愿意这么辛苦的。他们已经过了愿意吃苦的阶段,如果花点小钱能买到希望,那是他们最愿意做的,这样如果失败了,就有了一个借口“这是推广公司的错,我看错人了”,所以说这些老板的最终结局就是被市场淘汰。
做一个善于堆高壁垒的人,做一家不容易被模仿的企业,才是在商场上立足的关键。
作者简介
Mr.Hua/老华,“80后”草根创业者,“三元” 理论提出者,外贸在线教育米课创始人,外贸社区平台米课圈创始人。
Mr.Hua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老华带你飞
精彩书评
在竞争压力日趋增大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如何博得一席之地至关重要。本书呈现了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商业思维模式, 让我看到一个充满智慧、活力和韧性的年轻人,途径各种创业项目走来,不断总结、励志成长。推荐有志投身创业的青年阅读此书,相信会有所启发。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副会长蔡家祥
从华超传奇而精彩的创业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聪明且执行力很强的创业者, 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和丰富的想象力,这值得创业者们学习和体会。成功的创业者应该培养这样的商业嗅觉,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高效的执行力。
娱乐工场合伙人刘献民
Mr .Hua用轻松又略带幽默的文字记录了一段真实的创业经历,它真正的价值在于其中蕴含的商业逻辑和思维,读到很多地方我都忍不住佩服作者的眼光、分析和决心。如果你打算外贸创业,不要错过这本书。
项目合伙人料神SAM
米课帮我们理清了营销思路,让我们坚定了以品牌为核心并专注推广企业网站的发展战略:
Mr.Hua的理念指引我们团队走向国际化,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让每个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提升了职业能力!
威仕电器创始人王占兵
书籍目录
01 新西兰创业初体验
- 初入异乡
- 梦回2001
- 新西兰=农村?
- 打工赚生活费
- 机会都在我们身边
- 峰回路转
- 我的卖车生意经
- 商机无处不在
- 商机——解决华人生活无聊的问题
- 比拼的就是死路
- 出售碟屋
- 我是如何发现机会的
- 21岁,我的跨境贸易年赚百万
- Trade Me的游戏规则
- 快速试错
- 关于MP3,我的不同经营策略
- 高速节俭运费之道
- 充分分析竞争对手
- 再普通的产品也能做出差异化
- 在“重复消费”上做文章
- 垄断Trade Me搜索结果
- 永远不变的是变化——自建商城
- 营销无处不在,抓住痛点
- 理性面对邮件营销
- 盲目发邮件惹祸
- 订阅策略
- 做销售和追女朋友方法差不多
- 商机陷阱
- 发现“暴利”商品
- 危机
02 回国创业
- 股市里摔倒了
- 归零
- 调整心态从头开始
- 主动与老板“破冰”
- 逆境中的商机
- 只因一场游戏
- Google找供应商初体验
- 投入产出不对等
- 无心插柳柳成荫
- 什么生意都做,不挑食
- 老朋友带来的新商机——验厂
- 构建新生意基础
- 低成本推广
03 等到翻身的机会
- 油画!油画!商机
- 如何开拓一个新产品
- 一张机票,说走就走
- 开卖!
- 初入油画市场捞金
- 探索实景油画市场
- 起个名字就涨价
- 阶段性小结
- 创新是不被淘汰的方法
04 创立米课的前因
- 买房也有技巧
- 促使我回国的真正原因
- 播下回国的种子
- 拓展产品线
- 与妻子的协商及公司的处理
- 搭车创业——一腔热血与无言的结局
- 创业的契机
- 进入C公司——初来乍到
- 立下功
- 讲课初体验
- 改变销售模式
- 合作无望
- 我与Z的最后谈判
- 人性差别的确很大
05 创办米课
- 米课进入准备期
- 名字的由来
- 简陋设备中的精益求精
- N 1体系
- 市场定位
- 商业模式的确立
- 销售推广
- 课程制作
- 定价
- 竞争——低价没有出路
- 市场大小——细分市场赢家通吃
- 官网制作
- 个办公室
- 米课正式开张营业
- 有惊无险
- 固执的位客户
- 米课talk talk
- 离我而去的员工
- 推广模式——广告VS口碑
- 个月盈利7万元
- 恒温恒是办公
- 新模式探索进行时
- 布局线下销售
- 与D的约谈
- 理性分析D的抉择
- 这个课程顾问确实牛
- 我是神奇客服
- 打磨核心价值——课程质量
- 让客户先赚钱
- 客户反馈收集
- 商讨合作方式
- 米课企业版调研
- 代理商模式,败局
- 米课FRIENDS
- 初遇资本
- 慕名而来的员工
- 再搬家——团队文化建立
- 提升竞争壁垒
- 暂别股市
- 我与D的二次股权交易
- 来京会VC
- 我到底要什么
- 他们果然有兴趣
- 我的D之间的博弈
- 完善商业模式
- 不断涌现的新思路
- 改变代理商销售模式
- 电话销售团队成立
- 战略部署——大胆设想
- “米课出版社”模式
- 把潜在竞争对手变成合伙人
- 秘密武器——毅冰
- 卡位——占据红人
- 第三次搬家
- 秘密筹备Project X
- Project X正式上线
- 永远不碰的业务
- 竞争对手不堪一击
- 毅冰米课上线
- 堆高壁垒
- 业绩突飞猛进
- 学员变员工
- 合并电话销售团队
- 品牌爆发期
- 管理风格的改变
- 扶持电话销售的目的
- 猿课的诞生
- Linux课程注入
- 米课 App上线
- iOS课程进驻
- 扩充产品内容
- 米问社区
- 社区运营
- 成功抵御黑客攻击
- 米课教材
- 学员晒笔记
- 别墅开年会
- Business 101上线
- 学员晒场景
- 电话销售团队价值初现
- 惊喜不断
- 秘密武器之料神SAM
- 内贸市场课程筹备
- 股市收回失地
- 跋 短暂的告别
06 附录
- 附录一 我的“经营思路”
- 关于合伙人与股权
- 如何管理小企业
- 投资的逻辑
- 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寻自己的定位
- 我的股票投资逻辑
- 关于买房
- 关于米课
- 给读者的建议
- 附录二 理性创业者的期盼——认知形成的推演
- 理性创业者和理想型创业者的关联度
- 深入思考认识
- 我对投资的认识
- 附录三 如何持续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 人生总有几次机会
- 回想我经历的重大情事
- “撕裂”自己
- 附录四 2019年,我关于投资的思考
- 换一个视角看生意
- 关于投资的一些细微但重要的变化
- 关于优质资产的误解和评估
- 关于是否应该做短线的思考
- 关于工作的意义
- 关于房产卡位和公司卡位的问题